外围电路元器件故障
此类故障在控制模块工作一定时间后的故障中经常发生。在控制模块控制回路中如果出现元器件损坏故障,控制系统就会立即自动停止工作。
输入电路是控制模块接受开关量、模拟量等输入信号的端口,其元器件质量的优劣、接线方式及是否牢靠也是影响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开关量输出来说,输出有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晶体管输出三种形式,具体选择哪种形式的输出应根据负载要求来决定,选择不当会使系统可靠性降低 严重时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此外,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子带负载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最大限值,必须外接继电器或接触器,才能正常工作。
外接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执行元件的质量,是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故障有线圈短路、机械故障造成触点不动或接触不良。
端子接线接触不良
此类故障在控制模块工作一定时间后随着设备动作的频率升高出现。由于控制柜配线缺陷或者使用中的震动加剧及机械寿命等原因,接线头或元器件接线柱易产生松动而引起接触不良。
受到干扰引起的功能性故障
自动化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而设计的控制装置。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多层次抗干扰和精选元件措施,故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运行稳定性和较高的可靠性。因此一般不需要采取什么特殊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使用。
受到的干扰可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下,外部干扰是随机的,与系统结构无关,且干扰源是无法消除的 只能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限制。
内部干扰与系统结构有关。主要通过系统内交流主电路、模拟量输入信号等引起,通过精心设计系统线路或系统软件滤波等处理,可使内部干扰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
生产现场的抗干扰技术措施
通常从电源与接地保护、接线安排 屏蔽和抗噪声等4个方面着手考虑:
电源与接地保护
本身的抗力一般都很强。通常.将电源与系统的动力设备电源分开配线 对于电源线来的干扰,一般都有足够强的抑制能力。
但是电源干扰特别严重,可加接一个带屏蔽层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如果一个系统中含有扩展单元,则其电源必须与基本单元共用一个开关控制,也就是说,它们的上电与断电必须同时进行。
为了抑制附加在电源及输入端、输出端的干扰,应给接专用地线 接地线线径要足够粗.接地电阻要小于4Ω,接地点应尽可能靠近,并且接地点要与其它设备分开。对供电系统中的强电设备,其外壳、柜体、框架、机座及操作手柄等金属构件必须保护接地。
内部电路包括CPU、存储器和其他接口共接数字地,外部电路包括A/D、D/A 等共接模拟地并用粗短的铜线将底板与中央接地点星形联结防哚声干扰。非接地工作时,应将的安装支架容性接地以抑制电磁干扰。